向“智”而兴 逐“绿”而行
——第二届中国建造发展暨创新研讨会系列活动(二)

向“智”而兴 逐“绿”而行——第二届中国建造发展暨创新研讨会系列活动(二)

发布日期:2024-11-20 15:34:34浏览量:442次


1115日下午,由中国建设报社主办,江苏省建筑行业协会、江苏省建设教育协会协办的第二届中国建造发展暨创新研讨会在南京召开,与会嘉宾围绕“智能建造与绿色建筑”专题进行研讨。江苏省建筑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殷会玲主持专题研讨会。

在致辞环节——中国建设报社副社长顾宇新表示,建筑业是高新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场所,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其实践路径是智能建造。在“双碳”目标指引下,智能建造为工程建设带来全过程、全环节的深度变革,有力解决了行业发展绿色环保问题、动力匮乏问题,以及现有建造施工效率、质量安全等问题。可以说,智能建造是打造绿色建筑的关键助力和内在核心,其目的是为社会提供更加绿色、低碳、智能、安全的高品质建筑产品。绿色建造的实现过程则需要智能化、数字化建造技术的支撑。二者从本质上是一致的,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江苏省建筑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孙忠建表示,智能建造与绿色建筑是现代建筑业走内涵集约式高质量发展之路的必然要求。江苏在智能建造与绿色建筑发展中先行先试,今年已经发布了第一批智能建造试点项目名单、第一批智能建造试点企业和第一批智能建造技术服务试点单位。全省至今已有200多个工程项目全面实施智能建造。作为全国首批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南京、苏州等市借助硬核科技的应用,正迈向“智能建造”新时代;全国首个智能建造项目集聚区在南京南部新城正式挂牌。在推进绿色建筑发展方面,江苏的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已经设立了将近17年,今年立项了高品质绿色建筑等37个单体项目,平均每个项目获得专项资金约200万元。通过财政资金的引导,有效撬动了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等多元化资源,因地制宜推动建筑节能、绿色建筑的探索与实践。面对建造技术滞后、创新力度不够、标准与评价体系不完善、各类人才短缺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快培育建造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推进信息技术与建造技术的深度融合,推动城乡建设走上智能、绿色、循环、低碳的科学发展轨道。

在主题演讲环节——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原副巡视员、江苏省建设教育行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纪迅表示,作为建筑业大省,江苏省发布《关于推进江苏省智能建造发展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以江苏省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以提高江苏省智能建造水平为目标,在建筑业信息化、集成化、精益化、智能化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南京、苏州作为江苏省首批试点城市,打造标杆,促进江苏建筑业发展与先进制造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此外,江苏省率先发布《江苏省智能建造专项实施指南》及智能建造试点项目、试点企业和技术服务试点单位评价指标,进一步细化推进智能建造实施任务,为促进传统建造方式向新型建造方式转变,实现建筑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勘察设计与科技处副处长李华忠以中国海南博鳌近零碳示范区为例做了详细介绍。示范区以“被动优先、主动优化”为原则,探索建立可再生能源利用、建筑绿色化改造、交通绿色化改造、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物资循环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园林景观生态化改造、运营智慧化相结合的“八位一体”区域降碳布局,推动整体降碳,实现近零碳运行的目标。同时,集成应用人工智能能源管理系统、绿色交通系统、厨房电气化系统等一批世界先进技术,大幅减少耗电量,使示范区整体所需能源达到自给自足,同时降低了运行费用。

南京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建筑市场处二级调研员徐宏芳详细介绍了南京市推进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工作的探索与实践。智能建造的“南京特色”体现在从工业化技术、信息化管理、智能化装备入手,探索形成具有南京特色的试点成果。截至目前,已出台了指导性文件,编制了实施方案,明确了总体目标、重点任务、鼓励政策和保障措施;构建了多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合力,统筹推进;确定了52个市级试点项目,13个试点企业,提出并培育了1个项目集聚区;成立了智能建造产业协同发展联盟和专家委员会,搭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交流合作新平台,探索产学研用合作新模式,初步形成工业化技术在全市得到普遍应用,项目级综合管理平台建设全力推进,智能化装备应用多点开花的良好局面。

新中大科技浩联子公司总经理徐宏在智能建造与绿色建筑专题研讨会中分享了企业级智能建造的探索与实践。徐宏结合住房城乡建设部对于智能建造的布局、趋势、挑战,以及AI在智能建造中重塑企业管理新模式的视角,重点介绍了新中大在企业级智能建造中的探索与应用。未来智能建造将实现产品形态数字化、经营理念服务化、建造方式工业化和行业治理现代化的“五化”理念,并从根本上重塑传统工程建造行业,促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形成安全、高质和高效的生产方式。

中铁四局集团管理研究院(安徽数智建造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耿天宝表示,中铁四局数智建造研究院重点围绕数字化转型、智能物联、智能建造、智慧工厂等领域开展研究与产业化发展。一是聚焦企业管理数字化转型,开展数字化通用技术、数智底座与应用平台、产业互联网平台研究;二是聚焦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展智能建造通用技术、应用体系与应用场景;三是聚焦智能设计、智能集成、智能控制,开展智慧生产线总成、智能装备研究。

广东腾晖信息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运营总监宋奎胤从原创式创新的角度,分享了以针对建筑场景专研的激光雷达为核心的融合感知技术,在此基础上塔吊作业可以实现整个吊物组和下方高度的实时感知,以达到自动驾驶和主动避险。从生产力要素优化的角度,以腾晖智能塔机操控系统为例,通过一键定位呼叫、自主路径规划、自动驾驶、主动避险,融合微操控,实现塔吊作业模式转变,进而为塔吊作业安全可控、简单易用和降本增效提供路径。目前腾晖智能塔机操控系统已入选多省市智能建造目录,并在20余个地市40多个项目落地使用,努力践行行业新质生产力发展。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掘进机研究设计院副院长贾峰表示,隧道掘进机是机、电、液、光、气等系统集成的工厂化流水线隧道施工装备,具有安全、掘进速度快、利于环保、综合效益高等优点,可实现传统钻爆法难以实现的复杂地理地貌深埋长隧洞的施工。隧道工程的不断发展对全断面掘进装备的开挖直径、工况适应、功能集成、绿色智能等提出更大挑战。铁建重工坚持独立自主的创新研发模式,先后研制出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各类掘进机1500余套,直径覆盖0.5-23米,实现掘进方向、断面形状、产品系列和智能技术的全覆盖。从城市轨道交通领域,逐步向抽水蓄能、市政、石油、国防、综合管廊、非煤矿山等新兴领域扩展,出口至20多个国家和地区。

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副部长宋帅表示,青岛地铁智慧工地一体化平台以建设世界一流地铁1+6”目标为牵引,按照伴随式开发模式持续进行研发迭代优化,已实现人员、安全、优质等八大板块、138个模块、409项功能,以“工程建设数据库”和“人员实名制”为基础,“六大功能板块”为核心,“两个中心”为中轴,初步实现了“精细管理、解决问题、减轻负担”的预定目标。平台构建了六维度全程追溯“人”的管理体系以及工程质量验收WBS为核心的“数据”管理标准,以原生数据驱动业务闭环,主动管好“人和事”。现已在青岛地铁三期规划线路全面应用,社会效益良好,管理效益提升(巡查效率提升30%,工作效率提升30%)、经济效益显著(无纸化率80%以上,工点年减少人工费10万元,节约直接成本约2000余万元)。

据了解,活动还得到了中国建筑业协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中国安装协会、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市政工程协会,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杭州新中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中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建八局新型建造工程有限公司、浙江二建集团钢结构有限公司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