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4-24 16:44:25浏览量:414次
4月21日至22日,由江苏省建筑行业协会主办的“江苏省建筑业第一期智能建造培训班暨现场观摩会”在南京召开。来自全省建筑业企业代表、专家学者等200余人齐聚一堂,共话智能建造发展趋势,共谋行业转型升级新篇章。
江苏省建筑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孙忠建在开班致辞时表示,智能建造是建筑业转型的核心驱动力,江苏建筑业虽领先全国,但面临智能建造基础薄弱等问题。协会将加强交流、推动转型升级,并鼓励学员深入学习智能建造技术,借鉴成功经验,提升企业智能建造水平,为“江苏建造”品牌打造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省建厅建筑市场监管处副处长单乘风表示,江苏作为全国建筑强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省政府已出台多项政策支持智能建造发展,已培育省级智能建造试点项目107个,取得显著成效。针对技术标准待完善、复合型人才短缺等问题,正加快编制技术导则和评价标准,攻关智能施工装备等关键技术,推动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助力打造“江苏建造”品牌。
会议现场发布了《江苏省工程建设项目智能建造水平评价标准》《江苏省工程总承包企业智能建造水平评价标准》两项标准,宣布了2024年度江苏省建设工程BIM应用大赛结果和数字与智能建造分会副会长单位及专业委员会成员名单。
在主旨演讲环节,江苏省建筑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纪迅作了关于“推进智能建造发展”的主旨演讲,提出江苏建筑业需把握智能建造机遇,利用BIM、物联网等技术提升项目智慧化水平。建议住建主管部门通过政策引导、试点推广推动行业升级,助力高质量发展。
同济大学建筑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鲁贵卿以《AI背景下中国建筑业的新问题与新机遇》为题作了演讲。他说,AI技术将重构建筑行业全生命周期,但当前面临三大挑战:智能建造标准体系缺失、全链条数据贯通不足、AI复合型人才结构性短缺。他提出,要以"管理机制+技术平台"双轮驱动,构建覆盖设计-施工-运维的BIM全流程体系,并将AI深度植入成本管控与价值创造环节。他特别强调,企业需创新"三次经营"理念,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全产业链价值升级,为行业提供核心支撑。
南京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建筑市场处二级调研员徐宏芳总结了南京试点经验,率先推出“1+1+N”政策体系,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开展系列推广活动,推进建筑业工业化、信息化、智能化升级。通过智能施工设备应用及数字化管理平台建设,实现工程效率与质量双提升,为建筑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
龙信建设集团总工程师殷广玉解读《工程建设项目智能建造评价标准》,建议从设计、施工、装备等5个维度划分星级,通过技术创新、人才培育突破行业利润下滑困境,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
中建八局智慧科技总经理叶嵩解读《工程总承包企业评价标准》,旨在科学评价企业智能建造能力。
杭州浩联智能科技副总经理常凯介绍浩联科技利用AI混合模型革新建造模式,覆盖设计、施工等环节,优化成本与安全监管,加速建筑业智能化转型。
中亿丰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汪丛军解读《江苏省智能建造入门教程》,系统梳理技术体系与应用案例,提出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为从业者提供全链条指导。
22日下午,与会代表实地观摩了江苏华建承建的南京市金陵序项目和华新建工承建的国睿科技园项目,两大项目集中展现了江苏智能建造的先进成果。金陵序以“垂直城市”理念打造南京首个第四代住宅,依托BIM技术实现全流程管控,创新架空层泛会所空间,集成智能家居与智能施工设备,推动数字化协同建设。国睿科技园聚焦“BIM+机器人”模式,部署多类建筑机器人提升施工效率30%,通过智能监测和数字孪生平台实现全生命周期可视化管控,永临结合消防设施节约成本超百万元。
本次培训通过政策解读、技术研讨、案例观摩,为行业提供了智能建造的“江苏方案”,为全国智能建造发展贡献江苏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