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正式在全省范围内发布《关于推进江苏传统建筑和园林营造技艺传承工程的实施意见》。据悉,培育壮大古建筑工匠队伍在意见中被明确提出。
传统建筑和园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江苏拥有悠久的城市建设史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苏州园林和以“香山帮”为代表的江苏传统建筑和园林营造技艺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当代城乡规划建设的宝贵资源和创新源泉。在快速城镇化、工业化、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中,伴随着建筑市场开放和现代建造技术快速发展,传统营造技艺日渐式微,面临着传统工匠队伍老化、传统技艺后继乏人、历史建筑修复修缮“似是而非”、城乡空间特色湮灭等严峻问题,亟待加强保护和传承。
据了解,到2020 年,江苏传统建筑和园林营造技艺保护工作在抢救性保护、原真性记录、系统性研究、人才教育培训、匠师队伍建设、传承应用与创新发展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同时,还将建立一批从事研究、教学和培训的专业基地,优化完善一批制度标准,培养造就一批“带领技艺传承、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的乡土人才。届时,传统建筑和园林、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的原真性修复与保护水平明显提升,既有传统文化精神、又具有地域特色的当代建筑和园林精品不断涌现。
意见实施中,还布置了包括“组织抢救性记录、开展系列专题研究、建设数字化载体、建立研究和培训基地、培育古建工匠队伍、培育示范企业”等重点任务。
其中培育古建工匠队伍方面,将重视乡土人才培养,健全和完善传统营造工匠的专业培训、等级认定、业绩考核的长效激励保障机制,加大对传统建筑技艺传承人的抢救保护力度,重塑和推广“师带徒”模式,在设计施工、工程咨询、学术研究、交流培训等方面积极发挥传承人的作用。培育壮大古建工匠队伍,通过积极组织参与传统技艺技能大赛、建立大师工作室等活动,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搭建舞台,提高工匠队伍的社会美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