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亥末,庚子春。严冬笼罩下,新冠肺炎疫情暴发。
这场疫情阻击战中,全国一盘棋,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社会一条心,各路驰援,见证“火雷速度”;全民一股劲,坚守本职岗位,平凡人迸发不平凡的力量。
面对疫情,天启人在党总支书记、董事长方沛琪的领导下,第一时间响应政府号召,主动担当作为,踊跃捐款捐物,为地方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奉献涓埃之力。截止2月19日,天启控股集团分批分次捐赠给武进区、经开区,及其他物资紧缺的36家单位超150万元抗疫物资。累计已有32万余只口罩、2.75吨医用酒精、7000双一次性医用手套、1000副医用护目镜、30套医用防护服,标准化集装箱及体温枪、消毒液、喷壶等物资用于抗击疫情。
什么是紧缺物资?同时间赛跑是什么体会?短短十多天,天启人有最真切的感受。
1月24日上午,大年三十,董事长方沛琪给返乡途中的员工打电话:“疫情严重,请尽快咨询落实捐款捐物。”
1月25日下午,防控形势严峻,比起金钱,一线更需要物资。可哪里能采购到急需的物资呢?方沛琪立即调动公司内外资源,发出“动员令”:“不管多难,我们都要竭尽全力筹集10万只口罩。”
1月26日,接到任务的天启人马上行动,可一通通电话打出去,发现采购口罩已经太难了。“没有现货。”“物流不通。”“价格高。”“质量问题怎么把关?”“老板,我们还是就多捐点钱吧!”……面对反馈而来的问题,方沛琪态度坚决:“这个时候,不管价格,有货就收,但必须符合质量标准。”从一个人到十个人到外省劳务,从一个中心到五大中心联动发力,记不清打了多少电话、联系了多少市内外厂家,连新春里的午饭也只能用水果和干粮草草果腹。
1月27日,建立天启口罩征调防控指挥群,每个人争分夺秒找货源。指挥群里,一个个带着“天启温度”的指令快速发出:“目前只有初五3万个一次性医用口罩是确定了,其余还在确定中”、“有货就定,哪怕价格略高,勿忘索取生产许可证和相关质保资料”、“明天下午10万只一次性医用口罩送到公司,已确定”、“N95有困难,还在找”……。到了晚上,吕伟利的5000个KN90,柳叶青的3万个一次性口罩到位,团队士气大增。但是,KN95却接二连三落单,货款付清但却不能保证到货。口罩市场信息瞬息万变,明显感觉疫情更严峻、货源更紧缺、价格也更乱了。
1月28日8:30,顾中平早已经蹲守厂家“抢”到口罩2万只。上午,方沛琪又追加10万只口罩任务。听闻一线需要集装箱,公司仅花了一个小时就将配套齐全的标准化集装箱调拨抗疫现场。
1月29日,从苏州、戴溪、洛阳“抢”到的口罩陆续抵达,截至1月30日凌晨,首批20多万只口罩筹集到公司。
1月30日,天启将首批筹集到的口罩第一时间捐赠给武进区和经开区。
......
首批物资落实后,顾不上喘息一会,疫情形势依旧复杂严峻,一线防控人员都为物资发愁。于是,更多天启人请战加入,一起马不停蹄继续投入战疫。董事长方沛琪凌晨还在关心:“今天有口罩了吗?”他每天盯着物资的到货情况。只要物资一到,马上就输送到一线,口罩50只、100只、1000只、5000只,防护服5套、10套,先“抢”到什么,就送什么,知道哪里紧缺就送到哪里。
市场越来越紧张,大家有的凌晨还在厂方等物资,有的到半夜还在候着分货。奔波之余,董事长方沛琪经常晚上回到家,下厨做些可口的饭菜,有烧咸肉饭、面筋塞肉、鲍鱼汁金钱菇……第二天带到公司给同事们改善伙食、加油打气。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批批的口罩、酒精、护目镜、防护服、医用手套------陆续抵达公司,驰援一线。一方有难,八方支持。与在抗战一线的同胞相比,我们可能并不伟大,但每份物质浸透着天启人的汗水和希望,激情和勇敢。我们天启是秉着善意与真诚,力争做真人、做真事,以绵薄之力为抗击疫情贡献一份力量。
成立于2005年天启控股集团,是一家以项目投资、工程服务、地产开发、产业链支撑为业务布局的现代企业集团,总部位于中国常州。是一家有理想、有追求、有责任感的企业,坚守“建筑理想,建设家”的使命,秉承和发扬“天道健行,启祐富强”的核心价值观和“共生 共创 共富 共荣”的宗旨,2019年,集团完成产值近25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5亿余元,建筑业总承包综合实力位处全市前列,为江苏省建筑业最具成长性百强企业、江苏省建筑业优秀企业,常州市建筑业优秀企业,武进区建筑业总承包十佳企业。


